之前有機會與大學的社團朋友回母校看看,最近也抽空去公館大學走走,真的很羨慕(懷念)大學時代的自由生活,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、參加自己想參加的活動、修自己想修的課程等,雖然我已經盡量多修點自己有興趣的課,但是憑良心說,直到大學(甚至研究所)畢業的時候,其實我還不知道自己要(該?可?)幹嘛...(然後就被徵召去當兵了...)。
大學的時候,第一個讓我有成就感的活動,是與校友會辦的「巧克力傳情」活動;那時候校園裡流行跨校間的「花卉傳情」(或稱「花言巧語」或「花語寄情」那類的),那時候我們幾個小大一的同高中校友剛湊在一起,想說來辦些不同的活動好了,花了一個晚上討論定案:既然校園裡「傳情」有一定的市場,那我們來傳些不同的信物好了,例如巧克力,然後就分別找巧克力供應商、贊助廠商,然後選定擺攤時間及排班表,就這樣推到校園市場了;後來訂單比我們預期好得非常多,因為巧克力傳情在那段時間並不常見,且送巧克力又(比送花)實用,另外不僅可以送給情人或心儀的人,還能感謝教授等等,用途更廣,另方面我們也盡力談到比較好的條件例如壓低成本(然後用原售價賣)、也不用喊量或囤貨(銷售沒庫存壓力)、更爭取到蠻多間廠商的海報贊助費(印製海報幾乎沒花到社團的錢),最後這活動替社團賺了不少錢,也讓我開始感受到...「原來做生意是這麼一回事呀...有機會應該要試試看做生意...」。可惜後來這樣的感受並沒有延續到行動,在後續投入的社團中,雖有參與舉辦營隊的活動,也是有盈餘,但我大多擔任活動組角色,等於只負責專案中的一部分,就沒有太多整體營運的全貌了。
Tatsu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最近家裡裝了數位機上盒之後,蠻常使用聯網功能在電視上看Youtube的,除了聽喜歡的歌之外,尤其喜歡找由優秀歌星翻唱好聽歌的橋段,例如張學友演唱會上翻唱(我很愛且連結婚都唱的)愛很簡單、陶喆節目上翻唱(靠爸那位的)唸你、信比賽中翻唱黑色幽默、回顧經典的(當年還是素人的)蕭敬騰楊宗緯PK新不了情等等,因為每個歌手都有自己的特色,詮釋起其他好聽的歌,別有一番韻味,也讓聽眾有種...「原來這首歌還能這樣唱啊...」的感覺!尤其若能將平常普通的歌唱得很有味道,那就更厲害了。
最近Michael Porter的顧問管理公司聲請破產(新聞請看這),文章提到的富比士評論說得蠻好的:企業的競爭並非戰爭,未必要對手失敗才能造就本身的成功;就如同藝術表演一樣,藝術家可以各自尋找自己的觀眾;至於波特最重視的結構性障礙,近廿年來由於全球化及網路風,已經吹垮了大部分障礙,市場改由客戶當家做主;今天企業已不再靠擊敗對手,並以結構性障礙來保護自己免於競爭,而必須不斷創新來為客戶提供加值,找到新方法來討客戶歡心。我不太記得(五力分析是否有強調)企業一定要靠擊敗對手才能成功,但的確很強調一定要設立障礙(優勢、核心能力)才能避免對手追上或潛在進入者跑過來搶市場;雖然我覺得創新加值的能力培養,也是建立一個結構性障礙,不過我想他的意思是:要從客戶角度思考(不要從產業或技術),提供新方法(產品服務)讓客戶滿意,才能持續成功。
Tatsu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Tatsu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位長輩在大陸經商,曾與一位在大陸位居要職的高幹(其實是長輩的親戚,所以講的話蠻真的)聊天,那位高幹說:「我接觸那麼多台灣人,發覺你們台灣人啊,講話都不講重點!」他的意思是,跟很多台灣人因生意往來聯繫,台灣人雖然有所求,但常拐彎抹角不直接切入重點,想說(以為)保留模糊才有空間操作,殊不知如果連需求及意向都不直接表達,人家怎麼知道該怎麼幫你,或跟你合作?
其實這是長期在台灣教育下所造成(養成)的性格與習慣,像我們六年級生還在念書的時候,所學的歷史是中國歷史,所學的地理則是民國38年以前的國民政府版本;學中國歷史我沒意見(也認為的確應該學習),但的確對我們所居住的台灣歷史並沒多作著墨;地理更扯,從課本上所學的事情和實際居住生活所理解的完全不同,根本是兩個世界(首都在南京是哪招?);套句相聲劇「這一夜,誰來說相聲?」的一句話:「你們(指台灣)的地理,已經變成歷史;而歷史,已經變成小說啦!」不過當然,台灣也必須在模稜兩可的情況下,說自己是主權獨立的中華民國(不是台灣喔,所以首都在南京),一個中國各自表述,也避免中國大陸有意見打過來,台灣才能好好地發展自己的實力;所以台灣人養成了在模糊空間操作的習慣,尤其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,而中小企業很多是在大陸發展,政府基本上是沒幫忙(或許也幫不上任何忙)的,台商散戶個個單打獨鬥,但每個實力都不強,只好各自尋求發展,故不得不多方保留合作空間操作。相對於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必須各自努力找尋出口,不得不提一下韓國的企業(甚至產業)發展則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(不過將資源放在少數幾間公司,長期應該還是會有問題),讓韓國人在外面打拼的時候,有很強大的後盾支持(當然還是對於韓國的諸多賤招很不苟同),所以台灣現在的發展情況連韓國的車尾燈都看不到。
Tatsu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上杉達也是小時候第一部看過就喜歡的棒球漫畫「鄰家女孩」主角,替沒看過這部漫畫的朋友簡述一下:達也及和也是雙胞胎兩兄弟,哥哥達也的天份很夠但學習事情常只有五分鐘熱度(其實是出於對弟弟的疼愛,想把焦點給弟弟),所以大家眼中的他似乎甚麼事情都做不好;弟弟和也則很積極努力,是大家眼中的模範生,更是明青學園倚重的王牌投手及進軍甲子園的希望;兩兄弟感情很好(只是都喜歡上鄰家女孩淺倉南),達也在個性因素及跟弟弟比較的情況下,經常保持低調,不過有天,和也車禍去世(登愣~~故事情節大轉折,希望不會讓還沒看過的人覺得有雷),達也希望能替弟弟完成夢想(也可以說是淺倉南,及自己的夢想),便開始努力練習投球,雖然起初大家並不認為達也能代替和也,但最終仍獲得大家的肯定,並贏得甲子園冠軍(還有淺倉南,其實一直以來小南沒改變過心意)。
我想就不需討論如果和也還在,達也有沒有機會發揮之類的話題,畢竟漫畫故事嘛,安達大師若會把和也繼續畫下去,也一定會把達也畫出一個人生出口的;令我較有感覺的是,達也在原本不被看好的情況下(其實是跟想保持低調不跟弟弟搶鋒頭有關),當機會來臨時,勇敢地接受挑戰,持續且不斷地努力,最後達到自己的夢想。(和淺倉南這段互動也很棒,不過隨著年歲增長,對學生時代的純愛就不特別強調了) 有時會好奇,如果繼續把上杉達也的故事繼續畫下去,會是怎樣的一個情況呢?
Tatsu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這個世界似乎就是這樣,一定要搞一搞對立,把對手罵得霹靂啪啦之後,爭贏了自己就有存在的價值,爭輸了繼續對立也不讓對方好過。但,這樣真的好嗎?
先說說長久以來我一直不認同的一件事:何謂本省(台灣)人?何謂外省人?一般所認知的台灣人,其實是早期(17xx年)從福建閩南來台灣的人民,後來1949年國民政府大批人馬來台灣之後,凡事總有先來後到,閩南人似乎順理成章成為台灣人,所以閩南人=台灣人,閩南語=台語,即使大家長得很像,都是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還都會說國語。當然國民政府這群人的確似乎做了些不好的事情,才有二二八事件的發生,這裡不多談此點;但是,這樣的族群矛盾似乎成為某些政客操作的議題,甚至有族群對立的情況發生,政客更因此得利。說真的,我爺爺奶奶雖然是從大陸來台灣沒錯,但我真的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啊!為什麼我要說自己是外省人?有些客家人在台灣也已經十幾代了,如果叫他們「台灣人」似乎也沒什麼不對。再強調一次,我們外表看起來都一樣,真的沒必要對立,這些都是政客操作出來的對立。(且若真的要分,原住民才是世代居住在台灣的「台灣人」!)
Tatsu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